鳳凰體育特約評論員Mauricio Fernandes
作者簡介:世界著名體育作家,美聯社高級記者,《四四二》雜志南美部文字總監,CNN、BBC、半島電視臺特約足球評論員。

歐洲向世界傳播了資本的力量,但每當資本反過來對準歐洲時,它又會用“階級”或者“檔次”這樣的字眼搪塞資本。總而言之,歐洲現有秩序不會輕易被外來資本所顛覆。可惜,在歐洲購買了‘西班牙大樓’的萬達集團似乎沒意識到這點。
據英國媒體《金融時報》的報道,在中國市場呼風喚雨的萬達集團,正在下一盤大棋:設立一個新歐洲聯賽,以對抗歐冠。在自由市場環境下,這樣的雄心偉略固然值得鼓勵,但現實中有很多快速膨脹的資本,會犯一個相似的錯誤:以為所有生意模式,都與自己的第一桶金大同小異。
靠壟斷電信業登上世界富豪榜前三甲的(現在總在第一、第二間浮動)墨西哥人卡洛斯·斯利姆曾經試圖收購南美解放者杯,但報價前他發問手下:有沒有可能讓政府出面,使整個收購手續簡單一些?他顯然找錯了收購的真正主體——俱樂部,而不是政府。
萬達的認識或許比斯利姆高級一些,他們的錯誤在于——將所有俱樂部都當作是AC米蘭、國際米蘭、切爾西或者巴黎圣日耳曼。
讓我們試著用第一人稱來解讀一下,萬達想要傳遞給歐足聯的信息:你握有一個每年能創造15億歐元的大生意,這簡直比世界杯還要厲害!恭喜你在過去數十年取得的成就!我能分一杯羹嘛?如果不能,我能否把這個生意給搶了?如果我們親愛的鳳凰體育讀者中,有認為歐足聯肯把這個生意拱手讓給萬達的,那你生活中一定不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王健林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深知人脈在任何圈內的重要性。因此他選擇與歐洲許多經紀公司進行談判,旨在推行一項全新的歐洲足球賽事,以替代歐冠。
他的想法是在全新賽事中引進32至64支歐洲頂級球隊,如何定義頂級?即歐洲五大聯賽的前六名球隊,加上其他歐洲聯賽的前幾名球隊。與歐冠的賽制差別在于,給五大聯賽中多增加2到3個晉級名額,其他規則基本保持不變。
如此一來,不禁要發問:如果萬達創造的全新歐洲聯賽,只是在規則上進行了微調。那為什么歐足聯不能做出同樣的調整?如果萬達的提案威脅到了歐足聯的地位,那么歐足聯為什么不能做出一份相同(甚至更好的)提案?
設想你有一個對手,你對他的所作所為很不滿,想挑戰他。于是你將自己的提案公布于眾,繼而對手發現,原來他可以用比你更有效、更方便的方法,來彌補你提出的不滿。那你的不滿,無非是為了增加話題,引起別人的關注。
當然萬達引起別人關注的策略十分激進,這讓他們有資格將自己定義為中國足球領軍企業。今年三月,萬達成為FIFA主贊助商,在容易騷動的媒體看來,他們此舉就像為中國贏得了世界杯主辦權;2015年1月,他們購買馬德里競技20%的股份,旨在打通中國足球與歐洲青訓,但那筆收購看上去更像是他們在馬德里的一筆公關費。
如果僅靠20%的股份收購,就深信自己有能力在歐洲土地上挑戰歐足聯,其無異于螳臂擋車。
但他們的戰略總監馬爾科·波加雷利卻對此十分樂觀,他表示萬達與各大俱樂部之前的對話,已經開始讓這個夢想,有成真的可能。目前沒有一家俱樂部愿意做出哪怕非官方的表態,當然這位總監在這方面并沒有透露太多——他的欲言又止,分寸處理得恰當好處。
如果萬達承諾在新賽事中給予俱樂部更多轉播收入,那俱樂部當然愿意撥冗傾聽——畢竟誰都想賺更多錢。但波加雷利之后的一句話則露出破綻:他表示萬達會尋求歐足聯的支持。我懷疑歐足聯的心胸不至于寬廣到,會禮貌接待一個公然挑釁自己的遠方來客。
據萬達的中間人(永遠都是中間人)透露,萬達此次提案的信心,部分來自于曼聯、利物浦、切爾西、阿森納和曼城之間所提出的一個設想——由一家美國公司牽頭,創造一個歐洲超級聯賽。好吧,鑒于英國這五百年來的外交策略,永遠都是想制造一個分裂的歐洲,并給予自己審判官的角色,他們有這樣的設想不足為奇。
但單憑幾家英格蘭俱樂部,并不足以挑戰歐洲足球的格局。他們或許樂意接受國外資本收購,但歐冠豪門巴塞羅那、皇馬和拜仁可不愿意。他們憑什么放棄一項自己已獲利無數的游戲,繼而聽從你的規則?改革永遠是既得利益者最厭惡的東西,正如逆襲的從沒有豪門,只是一些失意者。
歐冠聯賽是目前世界體育中最成功的品牌之一,空降的萬達恐怕很難有能力,給這項賽事帶來一個質的飛躍。盡管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足球的新大陸,但別忘了,中國距離歐洲(尤其是歐洲中心)的路程并沒有縮短。
萬達的資本可以買到股份,買到球星,買到足夠的媒體關注。但它不是萬能的,現在不是,永遠都不可能是。(譯/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