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勞動報》報道,昨日,“上海市十大男、女壽星”、“上海市百歲夫妻”、“上海市十佳百歲風采壽星”揭曉。現年112歲的朱曉華和107歲的宋洪根老人分別獲得滬上最高齡女壽星和男壽星桂冠。
對比去年“十大壽星”榜單,本屆排名發生了較大變化。最年長的117歲李素清老人謝世,上海“十大壽星”中排行第二、“男壽星”榜排名第一的秦茂堂也謝世了。此外,女性長壽榜排名第三的李文英、排名第四的孫鳳英、排名第五的吳淑和,以及男性長壽榜中排名第二的周保根均已謝世。
心態平和堅持鍛煉
記者了解到,如今112歲的朱曉華老人從來不吃保健品,頭發比去年黑了許多,精神很好。老人愛聊天,喜歡旅游,一口吳儂軟語吐字清晰,雖不識字但記憶力很好。老人家心態好,很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遇到不順心的事,也不糾結,并且一直堅持鍛煉。最近由于腿腳不便,還在輪椅上鍛煉,她還經常要離開輪椅,站一會兒,鍛煉腿力,能在醫務人員及家人的攙扶下,走上一小會兒。
昨日來到現場的105歲高素君老人帶著一副紅框眼鏡(見圖),紅光滿面。她的二女兒告訴記者,老人每天還會在屋子里做彎腰10分鐘的鍛煉,堅持自己洗澡、穿衣穿鞋、倒洗腳水等事情。
“我媽媽很愛動的,80多歲的時候還能從家里‘暴走’到外灘,在家燒飯燒到將近100歲。”二女兒說,媽媽刀工很好,蘿卜絲切得很細很細。
心胸豁達童心未泯
昨天一起來到現場的還有106歲的陳仲伯。老人精神矍鑠、笑容可掬,雖然有一些耳背,但口齒清晰,基本能與他人順暢交談。
據家人介紹,老人同樣喜歡鍛煉,他每天都要在福利院寬敞的過道走上幾圈。一次,家人對他說,有機會的話,帶你去四川老家去玩。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老人一聽來了勁,每天在過道走的圈數明顯增加了,甚至還走起了樓梯。家人大驚,急忙阻止,問他怎么回事?老人振振有詞:你們不是說要帶我去四川嗎?不加強鍛煉怎么去?
老人的心胸十分豁達,他曾多次對家人說:我走了以后,不要開追悼會。一次,電視臺的記者突然到家里采訪,弄得家人莫名其妙。一問,才知道老人瞞著家人給電視臺打電話,說要捐獻自己的遺體。再問老人,老人回答,我這么高壽,遺體捐獻給國家,讓他們研究研究,造福后人,有什么不好?盡管此事以家人意見不一而告結束,但老人豁達的心胸由此可見一斑。
盡管老人高壽,但童心未泯,喜歡玩耍,有時還要在麻將桌上“露一手”。剛進福利院時,他的“小衣服”不肯交給阿姨洗,原因居然是“怕難為情”。阿姨讓他不必如此,可他還是不肯,還把自己的“小衣服”藏了起來,在半夜洗。于是阿姨找,他藏,一來二去,兩人玩起了“躲貓貓”。后來在家人勸說下,才硬著頭皮交給了阿姨。
靜安黃浦徐匯壽星多
記者了解到,上海至今保持著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1979年)、老齡化程度最高(30.2%,2015年)、預期壽命最高(82.75歲,2015年)等紀錄。
按照國際共識,稱得上長壽地區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每10萬人口中,百歲老人達到7位。2015年全市滬籍百歲老人共計1751人(比上年增加120人),每10萬滬籍人口中擁有百歲老人12.1人(比上年增加0.8人)。
目前,上海的百歲老人迅速增加,2015年增速達7.4%,超過同期80歲和60歲及以上人口的增速(分別為3.6%、5.3%),是老年人口群體中增長速度最快的群體。
據透露,全市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老人數前三位的依次是靜安區(27.4)、黃浦區(19.0)和徐匯區(17.7)。超過全市這項平均數(12.1)的還有虹口區(15.5)、長寧區(14.0)和浦東新區(13.2),共計6個區。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