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西岸徐匯濱江,一條寬闊的濱江走道和一條弧形的親水岸線已經初具規模,5個白白胖胖、外型象大碉堡的油罐透著濃濃的后工業時代氣息。這標志著上海黃浦江貫通工程中最難以解決的一項土地騰讓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也標志著占地6萬平方米的世界首個以油罐為主體的藝術公園開始建設。
負責徐匯濱江西岸建設的負責人介紹,位于龍騰大道東側的中航油油罐區原先擔負上海機場機油和航空燃料油的供應。龍華機場棄用后,7個平均身高20米的儲油罐一時沒有了用武之地。去年年底,上海貫通和開放黃浦江45公里岸線的決定給油罐區建設開發帶來了契機。通過多方努力,由徐匯區政府和西岸集團與油罐區主體單位協商決定,將位于濱江岸線人行步道上的兩只油罐拆除,為濱江貫通“讓路”。其余5只油罐保留下來,作為上海工業留存遺跡,以傳承歷史文化,延續城市文脈。
5座被保留下來的“大碉堡”如何利用?據測算,徐匯濱江的油罐平均直徑達25米,高度有7層樓房一般高,體重近1000噸。如果不做改造任其留在原地,不但占據大片土地,也還會產生巨大的維護經費。今年3月,上海西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徐匯濱江開發公司和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喬志兵,就油罐藝術公園項目開發簽署相關合作協議。依照“保留歷史足記和遺存”的開發理念,決定將5座油罐作為徐匯濱江“油罐藝術公園”的核心地標,打造成繼龍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西岸美術館后“西岸文化走廊”的又一個重要項目。
令人驚喜的是,專家在清理了油罐內部后發現,5個油罐的地下以一條互聯互通的通道相連接。從地面上看5座油罐是相互獨立的,但是進入地下,可以通過蜿蜒的通道隨意進入任何一座油罐。
將巨大的廢棄油罐作為藝術品來開發在世界上還沒有先例。油罐清理完內部的殘油和氣體后,每一座油罐都可以成為一個安全而奇特的圓形空間。這個空間可以作為演藝場、體育場,也可以做展覽館和各類文化活動場地。為有效利用這一組巨大空間,上海西岸請專家就油罐開窗和外形拓展做論證。油罐改造負責人表示,密封的儲油罐會給人帶來壓抑感,油罐開窗門就是象給一個人畫上眼睛,非常重要。油罐的外立面上將采用彩繪做襯托,或似飛碟,或似城堡,或似明月,給游客帶來神奇的想象力。明年年底,“開窗透亮,開窗見綠”將成為油罐藝術公園的一道靚麗的風景。
作為規劃總用地面積約5.7公頃的油罐公園,建設內容還涵蓋了景觀環境、地下空間、防汛墻、沿江步道及親水平臺、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等。工程由開放建筑進行方案設計,原斯蒂文·霍爾事務所合伙人李虎為主持建筑師。“油罐藝術公園”以公共藝術為主基調,將有迷你劇場、畫廊、設計街等多種藝術相關的功能進駐。這些“高格調”的文化藝術設施,將使徐匯濱江地區成為上海又一個極具藝術文化氣息的區域。西岸集團方面表示,今明兩年西岸地區將著力推進西岸傳媒港、星美術館、油罐藝術公園、西岸美術館、水邊劇場等更多文化載體建設,擴大“美術館大道”版圖,進一步深化藝術品、娛樂傳媒及文化金融三大核心產業板塊的建設和發展,成為與巴黎左岸、倫敦南岸比肩、獨具魅力與活力的世界級濱水新城區。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