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一定要看,小心被這個假網站騙走信息。”10月21日,成都市城鄉房產管理局發布消息稱:監測發現,有社會網站仿冒我局門戶網站,建立了一個名為“四川省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的網站(網址:http://www.scfgj-gov.cn/)。該網站整體復制、仿冒了我局門戶網站的欄目名稱、網站布局、風格和內容,具有迷惑性和誤導性,請廣大群眾注意識別,以防上當受騙。
這條提示消息發出后,引發公眾高度關注。雖然成都市房管局第一時間發布提醒公告并報案,警方也已介入調查,仿冒網站目前已無法訪問,但該事件仍在繼續發酵。
最新進展
四川省地稅局網站也被仿
據分析,該山寨網站主要企圖通過合同備案查詢、產權證查詢兩個入口,騙取相關業主的全套身份信息。有網友根據IP地址查詢發現,該山寨網站的服務器疑似在香港。
記者調查發現,山東、河南、江西多地的住房保障與房管部門的官方網站均曾被仿冒,手法與成都的情況類似。網站名均為“XX省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內容均抓取當地房管局官網內容。目前,被仿冒的官方網站有的發布了防騙公告,有的則還沒有任何動作。
仿冒網站還將觸角伸向稅務部門。10月27日下午,四川省地方稅務局官方微信發出風險提示稱,近期發現有網站整體復制、高度仿冒四川省地稅局官方網站的布局、風格和內容,具有較強的欺騙性。提醒廣大納稅人和社會公眾提高警惕,注意辨識。
專業分析
騙子怎么做到的?
如此多的政府部門官方網站被仿冒,還能通過關鍵詞上到搜索引擎首頁,騙子是怎么做到的?如何預防、打擊和應對?27日,2名在成都從業的網絡工程師(以下稱工程師A和工程師B)表示,仿冒一個網站、誤導搜索引擎等在技術上可實現。
第一步:復制一個網站
工程師A告訴記者,在形式和內容上要復制一個網站并不困難,至少在表面上可以完全做到以假亂真。騙子先選擇一個目標網站,然后申請一個相似的域名,仿照正規網站的結構原封不動搭建一個出來,然后用相同的色調、素材裝飾,這樣在外觀上就已經仿冒成功了。
此次仿冒成都市房管局官網的克隆網站在內容上也更新得很迅速,最新的內容已到10月9日。工程師A說,這沒什么難度,目前后臺內容抓取技術已相當成熟。正規網站只要發布新的信息,馬上就可被抓取,仿冒網站只需把抓取的內容編輯排版到合適的位置就可。
工程師A說,仿冒網站在互聯網里非常普遍,特別是一些訪問量相對較高又不為大眾所知的網站,最容易被仿冒。仿冒網站一般是通過吸引正牌網站的流量來牟利,且不易被察覺,“被發現舉報了轉身又去仿冒另一家網站”。
第二步:強化關鍵詞 誤導搜索引擎
把仿冒網站推到搜索引擎靠前位置,就不那么容易了。工程師B告訴記者,排除掉商業競價排名,搜索引擎結果排名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權重”,發布的相同內容,權重越高的網站排名就越靠前。“權重”是基于一個網站的歷史、流量等各種指數綜合得出的結果,“形象點說就像是名人效應,一個大明星說句話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一個普通人,搜索引擎也遵循相同規則。”過去,仿冒網站會注冊一些高權重網站的子域名,來提高自身排名,隨著網絡監管越來越嚴,這條路已很難走通。
另一條路是通過強化關鍵詞,誤導搜索引擎。由于搜索引擎是關鍵詞導向,一個網站內容的標題、關鍵字和描述涉及到某一個關鍵詞越多,就越容易被搜索引擎后臺收錄,并推薦給用戶。“這次的仿冒網站很可能就是強化了‘住房保障’這個關鍵詞。”工程師B說,騙子不斷在其網站內容中強化這個關鍵詞,誤導搜索引擎后臺,讓其認為這個網站中包含眾多與之相關的內容,當用戶搜索“某地住房保障”時,就會被靠前推薦。
百度回應
建議官方網站實名認證
對仿冒網站是否有預防和打擊措施?27日,記者電話聯系了百度公司。該公司公關部門一名人士回復稱,百度公司已接到相關舉報,將立即對此事進行調查處理。按照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都是根據內容得出結果,只要是申請了域名并提供內容的網站,都有可能被搜索引擎收錄,其中也包括仿冒網站,從百度的角度很難從源頭上禁絕。目前,百度應對仿冒網站的辦法主要靠用戶舉報和主動查處兩個方面同時發力,用戶一旦發現仿冒或詐騙網站,可在網頁上點擊舉報。此外,百度每年都會做主動清查,每年被查出的違法違規網站網頁以上百萬計。
該公關人士說,預防這類仿冒網站,百度專門開發了一套官方網站實名認證系統,建議目前還沒有申請實名認證的官方網站盡快向百度提出申請。
業內人士
兩招教你辨別仿冒網站
普通用戶怎樣辨別政府部門的官方網站是否正規?業內人士介紹了2個簡單方法。
1、看認證。
這實際上是基于百度目前的官方網站實名認證系統。官方網站向百度申請得到認證后,其搜索結果的右側會有明顯的“官網”兩字,其真實性是有保障的。目前國內大部分政府部門的官方網站都申請了這個認證。
2、看域名。
每個網站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域名。按照域名規則,只有政府部門才能使用“.gov”的域名后綴。因此,用戶注意只要網站域名后綴是“.gov”或者“.gov.cn”,就能確定是政府部門的官方網站。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仿冒網站也會利用域名后綴,設置一些與“.gov”相似的域名,混淆視聽,例如這次仿冒成都市房管局的網站,域名就是“www.scfgj-gov.cn”。變“.gov”為“-gov”,這一點細微差別,很容易被忽視。
連線
仿冒網站是否違法 律師:視其造成的后果決定
仿冒政府網站的行為是否違法?記者咨詢律師得到回復稱,對于仿冒網站問題,許多法律法規都有涉及,但具體要看仿冒網站侵犯了哪些權利,造成了何種后果。
“仿冒網站的行為本身從本質上說只是一種形式和手段,在互聯網中,復制和粘貼是開放的,每個人都會從別人的網站上復制一些東西,很難說這個行為就構成違法。”該律師說,絕大部分仿冒網站的目的都不單純,這要根據他們的行為和造成的后果來界定法律責任。一般很多商業網站的仿冒品,是以流量牟利為目的,這就涉嫌侵犯了原版網站的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合法權益,或造成不正當競爭,又或發布一些信息侵犯了他人或機構的名譽等,這些都屬于違法行為,國家都有相關法律法規來處置。
但如果仿冒網站借政府之名獲取公民的個人信息,例如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房產證號等,就屬于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行為。《刑法修正案(九)》中規定,該犯罪行為視情節輕重,最高可判處7年有期徒刑。
“具體到本次房管局網站被仿冒一事,還要根據警方的偵查結果,看造成了哪些后果。”該律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