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8日大年初一上午,北京地壇廟會進行仿清祭地表演,第三十二屆地壇春節文化廟會拉開序幕。據了解,祭地表演將于1月28日(正月初一)至2月1日(正月初五)每天上午9時30分開始,共持續五天。仿清祭地表演是歷屆地壇廟會的保留節目,150余人的表演隊伍,集歌、舞、樂三位一體,文武百官、侍衛儀仗等,按照乾隆年間的祭地儀式精心編排,所用陳設和服飾都是按照史書記載制作,并嚴格遵照乾隆帝的祭拜程序進行。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中新網北京2月2日電(記者 尹力)買年貨、逛商場、進餐廳……農歷雞年春節假期7天,京城120家重點監測商家進賬46.8億元(人民幣,下同)。北京市商務委員會于2日通報稱,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監測商家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9.8%,創近5年最高增幅。
“吃”是中國人過年的最大特色活動。春節假期頭幾天,北京的年貨市場異常火爆。不少老字號主打京味牌和特色牌,推出年貨新品,成為民眾走親訪友的必備禮品。其中,稻香村推出以“餑餑匣子”為代表的經典中式糕點禮盒,全聚德則首次與多家超市聯手推出定制款年貨禮盒。
在多家超市、商場和展館舉辦的年貨大集上,東北大馬哈魚、德州扒雞、南京咸水鴨、貴州酸湯魚、贛南臍橙等特色年貨讓京城百姓盡享口福。據統計,春節期間,物美集團、樂天超市等連鎖超市、便利店實現零售額增長10%以上。
節日期間,為應景雞年,京城餐飲市場也推出了很多新“花樣”。峨嵋酒家除保證名菜宮保雞丁外的正常供應外,還推出用柴雞烹制的新菜“燒雞公”;烤肉季推出新菜“日升雞鳴”,寓意金雞報曉,日日有升;馬凱餐廳的東安雞、同春園的鳳雞、同和居的貴妃雞、砂鍋居的蔬香富貴雞、老西安飯莊的香酥雞、大地西餐廳的罐燜雞肉等雞肉菜同樣受到食客熱捧。老字號飯莊及大眾品牌連鎖餐廳的年夜飯包間預訂火爆,部分餐廳的餐桌翻臺率達到4次。
今年,北京多家老字號及知名餐飲企業紛紛推出外賣盒裝“年夜飯”和多種美食,受到食客青睞。數據顯示,餐飲企業外賣禮盒裝銷售量普遍有所增加。春節期間,紫光園、功德福、慶豐包子鋪等餐飲企業均實現營業額增長10%以上。
“穿新衣,戴新帽”是中國人過年的習俗之一。節日期間,不少網店、快遞公司紛紛放假,到實體店里“買買買”重新成為民眾首選。京城各百貨店、購物中心也抓緊時機開展促銷優惠活動,百貨業整體復蘇跡象明顯。北京市商務委監測的30多家百貨企業近3年來首次實現春節期間銷售同比正增長,東安市場、燕莎友誼商城、王府井百貨大樓、燕莎奧特萊斯等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0%以上。(完)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