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臨近,京城的元宵將進入銷售高峰。面對年年制作的傳統食品,各大老字號在創新上紛紛發力。
稻香村:首次開啟網絡銷售
今年北京稻香村首次在網絡上銷售速凍元宵,往年因沒時間排隊買不到稻香村元宵的北京食品有了便利的選擇:“石磨元宵五仁口味”、“石磨元宵黑芝麻口味”以及上元溢彩”、“團圓飄香”兩口禮盒均有售賣。每日15點前下單,當天即可送達。北京稻香村的元宵有四種口味:精制黑麻、桂花山楂、傳統五仁和奶油可可。不過,從1月20日起,各門市部只出售什錦元宵,四種口味不再單獨售賣。
據了解今年北京稻香村元宵計劃產量210萬斤,比去年增長15%。
稻香村表示,消費者如遇到元宵斷貨的情況,也可以選擇購買速凍湯圓品嘗,今年北京稻香村還特別推出了切達乳酪、黃米紅糖兩種湯圓新口味,只在門市部有售。
錦芳、護國寺:新口味產品供不應求
每年元宵節前,排隊購買錦芳元宵已經成為京城一景,今年從正月初十到十五,錦芳六天預計供應元宵總量約150噸。錦芳元宵推出的紫米元宵、黃米元宵僅于正月十四、十五兩天限量供應,今年還新推出抹茶口味的元宵及赤砂糖餡兒。
護國寺小吃,今年將繼續供應五仁、巧克力、豆沙、草莓、玫瑰等10多種餡料的元宵,特別是還推出了略帶乳酪香味的“新派元宵”。護國寺小吃起源店李秋華經理介紹,“新派元宵”近期供不應求,“現在每天我們都得搖上500斤左右,比往年得多出30%,依然不夠賣,一搶就沒。預計我們在元宵節前的銷售高峰將日銷售‘新派元宵’1000斤左右。”
節令食品 老字號的創新最有底氣
端午賣粽子、中秋售月餅、春節供年糕、上元有元宵……節令食品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幾年前,稻香村為推出24節氣的節令食品專門做了一個市場調研。數據顯示,超過60%的受訪者在無提示的情況下能說出大量節氣名稱,特別是許多年輕人能說出不少節氣的名字,說明24節氣這一傳統文化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另外,近62%的受訪者表示到什么節氣吃什么東西,順應自然,有利健康,送節令食品給家人朋友也是不錯的選擇。
面對高端酒店、國外連鎖品牌、互聯網品牌的挑戰,在節令食品的研發和經營中,創新成了老字號共同的努力方向。從新派節令食品的市場反響看,老字號的創新反而最能打動消費者:保存傳統并加以創新,從技術層面老字號無疑有深刻的積淀;從情感上,消費者的支持代表著一種信任和回歸。(韓璐)
(責任編輯 :支艷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