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后一波返程高峰的到來,2017年春運漸入尾聲。隨著運力的不斷提升,過年回家這件事逐漸從“一票難求”到越來越方便,從“人山人海”到越來越舒適,春運,正在發生改變。從今天開始,《南方日報》將連續推出4篇報道,顛覆你心目中的固有的春運形象。
元宵節后,鐵路迎來了今年春運節后第二波客流高峰。2月13日,廣鐵集團發送客流達到126萬人次。日益完善的高鐵網絡在拓寬旅客返鄉路的同時,提速了我國春運發展進程。今年春運,高鐵成為人們出行的第一主力軍。高鐵也大大提升了鐵路的運輸效能和組織效率,廣鐵各大火車站均未出現客流積壓現象。
“上世紀90年代,廣東省鐵路通車里程名列全國倒數第二,人均不到一支香煙的長度,與其經濟第一大省的地位極不相稱。每至年關,廣州火車站聚集幾十萬要回家的外來工。”廣東省交通運輸專家、廣鐵集團黨校副教授金一兵回憶道。
廣東鐵路“運營里程短,覆蓋密度低”的現狀,使得春運期間“一票難求”矛盾異常突出,歷年春節前后如何解決千萬外來工乘火車回家的問題,一直是鐵路部門殫精竭慮的大事。這也是廣東成為全國春運發祥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時的鐵路網太滯后了,廣東也意識到瓶頸所在,后來就高標準、高起點地在高鐵、快鐵、軌道交通方面規劃擴容和提速提質。”金一兵說。
“十一”和“十二五”期間,廣東鐵路建設開始加快。數據顯示,2005年廣東鐵路營業里程為1924公里,僅比2001年增加了39公里,但到2010年增至2297公里,到2014年達3818公里。京廣、廣深港、貴廣、南廣等多條高鐵相繼建成。“十二五”期間,廣東共完成鐵路建設投資近1237億元(廣鐵集團負責的項目,不含地方獨資),較“十一五”期間完成投資增幅約9%。到2015年底,廣東鐵路運營里程約4021公里。2015年底相較于2005年底,廣東鐵路營業里程增長了2097公里,翻了一番以上。
今年春運前夕,滬昆高鐵貴昆段、南昆客專開通,昆明往返廣州、深圳動車組正式開行,這意味著,由珠三角始發的動車組將通達19個省市區(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陜西、山東、江西、浙江、上海、江蘇、福建、安徽、廣西、貴州、四川、重慶、云南),覆蓋大半個中國。新運行圖調整實施后,廣鐵集團開行旅客列車數量達到954對,其中動車組715對,占比75%。
(責任編輯 :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