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紅綠燈將變得越來越智能,根據路況自動調節時間的“智能信號燈”將在不遠的將來走入我們的生活。昨天,百度地圖與北京市交管局聯合宣布,雙方定制的國內首個城市燈控路口路況監測平臺上線運行。
憑借人工智能技術,百度地圖與北京交通信號系統已經實現大范圍的“秒級數據互通”,北京地區的交通信號燈將由原來的人工監測轉變為遠程平臺化監控,方便交管局及時調整信號燈,實現信號燈路口擁堵分鐘級發現,緩解交通擁堵狀況。
在交通高峰期,信號燈路口極易發生擁堵甚至堵死的情況,單個路口的擁堵如果不能被及時發現和處理,很可能升級為整個區域的交通癱瘓。在傳統條件下,信號燈路口的交通監測主要依靠人工,相對被動和延后。“過去,信號燈路口的擁堵只能依靠民警巡視發現或群眾報警,等我們發現車已經堵起來了。”北京交管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陳大農警官表示,數據互通解決了原來發現難、治理不及時造成的大面積擁堵。
據悉,北京二環內以及上地、望京主要商務出行區域400多個路口的路況監測將納入到平臺首期的監測內容中。這些路段的信號燈將從原來的人工監測轉變為遠程平臺化監控。“如果一個區域里的車特別多,我們把二、三、四環的車往里進的緩一點,讓出城的痛快一些。在信號燈上做一些調整,就有可能緩解擁堵。“陳大農警官表示。
百度地圖智慧交通總經理嚴孫榮表示,百度與北京市交管局已經在后廠村周邊等地區進行了相關實驗。通過優化治理,將海淀區后廠村路的擁堵指數峰值從4.6降至3.96。上地區域小營西路到上地三街路段的每輛車平均上下班時間分別減少了3.35分鐘和4.89分鐘;朝陽北路和朝陽路的平均通行速度分別提升了3.25%和3.99%,證明了海量路況數據在信號燈優化方面的巨大潛力。
據嚴孫榮介紹,智能信號燈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監控評價,實現全面監控和信控路口通行能力的量化評價。第二階段是雙向互通,百度地圖智慧信號燈研判平臺直接與交警信號控制系統打通,將平臺分析的實時結果,作為信號配時的參數實時影響信號燈的運行。第三階段是智慧信號燈。引入人工智能技術,讓信號燈在運行過程中自動發現問題,并實時調控,實現全面的智慧控制。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