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南省澄邁縣一處正在施工的工地引來不少民眾駐足詢問。“這原本是塊‘冬眠’地,以前好像有項目但一直沒動工,挺大一塊地,閑置了太可惜。”居民王先生說道:“現在看到有單位進場施工了,這塊地終于‘醒’過來了!”
這塊“醒”了的土地共605畝,位于澄邁老城開發區南一環路5.3公里處北側。該宗土地原是澄邁縣城鄉建設與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的工業用地,但由于該公司未按約定時間動工開發建設,造成了土地閑置。
為有效推動土地的盤活利用,2016年11月,澄邁縣政府依法向該公司下達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決定,收回上述土地使用權,并依法注銷了土地使用權證,納入政府土地儲備庫。同月,澄邁縣政府將該宗土地以掛牌方式重新出讓用于“老城標準廠房項目”建設。日前,項目用地單位已進場施工。
2016年9月,海南省部署通過清理、處置和完善政策三個階段全面開展全省存量國有建設用地清理處置工作,舉全省之力打響存量國有建設用地清理處置攻堅戰。
根據《海南省存量國有建設用地專項清理處置行動方案》,省政府成立省存量國有建設用地專項清理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6個督查組,赴18個市縣實地指導、監督、督查清理處置工作,共認定需“喚醒”的土地約20萬畝。
喚醒“沉睡之地”,需下大力氣、下苦功夫。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半年時間內,各市縣進行拉網式排查,摸清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已核發土地權屬證書的國有建設用地數量、分布、開發利用等情況,建立完善地籍檔案。
喚醒“沉睡之地”,需巧借外力、用“繡花”功。在全面排查、逐宗清理過程中,海口、三亞、澄邁等市縣創新技術手段、加強技術支撐,運用無人機航拍以及其他土地信息數據庫,同步開展檔案清查、外業核查、外業測量等工作,確保存量國有建設用地清理處置工作無死角、無遺漏。
喚醒“沉睡之地”,還考驗著政府和干部攻堅克難的決心和敢于碰硬的擔當。“對因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閑置的,必須由責任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簽字確認,經界定確屬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因履職不到位造成土地閑置的,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海南省存量國有建設用地專項清理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第一階段的清理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和成效,各市縣共清理出已頒發土地權屬證書的國有建設用地共25.6萬宗265萬畝(不含集體建設用地和軍事用地)。初步認定需處置的存量國有建設用地有4288宗23.8萬畝,其中疑似閑置建設用地1726宗12.2萬畝、疑似低效利用建設用地785宗6.2萬畝、已開發建設用地1777宗5.4萬畝。
在海南省的鐵腕“治閑”下,越來越多的“沉睡之地”迎來土生金。目前,海南省正全面進入存量國有建設用地專項清理處置的最關鍵最重要的階段。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