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張漫子)國慶期間,北京開展的441項各類文化演出吸引觀眾達145.5萬人次,豐富了首都市民和游客的節日文化生活,進一步拉動了文化消費,使“文化過節”成為時尚。
記者從北京市文化局了解到,國慶期間北京共開展各類文化活動441項,吸引觀眾達到145.5萬人次,文化活動的項目數量與參與人次較去年分別增長65.8%和34.8%。其中舉辦的137臺645場營業性演出,吸引觀眾37.1萬人次,實現票房收入7868.4萬元。
在各類營業性演出中,演唱會票房收入最高,達2362.6萬元;傳統戲曲共演出33臺47場;兒童劇成為觀眾最多的演出門類,吸引觀眾7.4萬人次。北京演出市場在展現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新成就的同時,還吸引了眾多優秀機構進京演出,其中11家國外團體國慶期間在京演出達到47場。
與往年相比,今年國慶期間北京舉辦的文化活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令“文化過節”成為一種時尚。主題展覽、書畫交流、文藝匯演、舞蹈展演、圖書推薦等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其中,由北京市文化局與通州區人民政府主辦的運河國際藝術交流活動在通州區文化館劇場前廳開展,通過圖片、視頻、手工藝品、服飾等,向觀眾展現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
此外,東城區第一文化館舉辦的“名家名段”“名師高徒”等相聲演出,房山區馬各莊村攀天紅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辦的傳統文化展演,順義區勝利街道舉辦的群眾創作書畫作品活動,大興區觀北社區開展的“國慶”聯歡會等活動,都吸引市民廣泛參與。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