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舉行的“公廁共治之我見,如廁文明之我能”研討會上,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截至目前,西城區已完成327座三類公廁的改造,今年年底前將完成500座三類公廁改造升級。
北京核心城區,特別是背街小巷里,如廁是很多居民普遍面臨的難題。面積小,蹲坑少,冬天涼,夏天熱,味兒還特別沖。“你要問廁所在哪兒,尋著味兒就到了。”有居民無奈地調侃。
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公廁革命”在核心城區大力推行。西城區計劃在2019年10月份之前,完成全區724座三類廁所的整體提升改造。其中今年年底前完成500座三類廁所升級,這些廁所絕大多數都分布在背街小巷中。
升級改造措施包括安裝新型水封堵便器,加裝冷暖設備,提高公廁內部設施建設標準,達到“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無臭味”的改造效果。
今年上半年完成改造的大柵欄街道三井社區胡同公廁,受到了居民們的認可。改造后的公廁,聞不到一絲異味兒。不銹鋼隔斷整潔锃亮,緊里頭增設了馬桶和扶手設施,方便腿腳不便的老人如廁。白瓷磚墻壁上,增加了方便掛包掛衣物的掛鉤。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增了空調設施,“住平房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冬暖夏涼了。”三井社區的張履端老人在朋友圈里分享著身邊公廁改造升級后的喜悅。
伴隨著“公廁革命”,胡同廁所設施設備升級了,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我們發現,一些破壞設施的不文明行為,在一些改造后的胡同公廁里出現了。”西城區環衛中心主任周興新說,廁所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公廁共治沒有旁觀者,公廁共享沒有局外人。(記者 王海燕)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