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從面上推廣逐步向行業領域縱深推進。昨天發布的《2018上海市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顯示,智慧城市發展水平指數為105.13,相較去年提升5.6。這是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連續第四年發布評估報告。今年的評估主要從網絡連接的感受度、智慧化應用的滲透度、環境保障的完備性等方面設置了10個二級指標和42個三級指標。
評估報告結合全市16個區的智慧城市建設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力求體現各區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創新成果,綜合來看,徐匯、靜安、長寧三區位列2018年智慧城市發展水平前三名。報告分析,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信息基礎設施能級不斷提升。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本市累計完成千兆光纖接入能力覆蓋840萬戶,全市家庭光纖寬帶用戶已達612萬戶;無線城市建設快速發展,4G網絡基本全市覆蓋,已經建成5G百站規模試驗網。
智慧政務體系正在形成。行政審批事項“只跑一次、一次辦成”與全程網上辦理成為主流,有關事項“一網通辦”實際辦理時間比法定時限普遍大幅度壓縮。上海市作為首批國家公共信息資源開放試點城市,基本建成全市統一管理的政務數據資源目錄體系,現已累計匯集數據資源目錄2萬多條、數據項29萬多個;與浦東、靜安、徐匯等試點區實現市區兩級數據開放的互聯對接,上海市政府數據服務網已累計開放數據集超過1900多項,涵蓋了經濟建設、資源環境、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等12個重點領域、11個應用場景。
上海各區均形成區域智慧城市建設頂層設計規劃,并通過財政資金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各區在生活服務、數字經濟、城市治理、綠色發展、政務服務等方面打造了諸多創新應用。(記者 劉錕)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