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體重管理”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議題。去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提出力爭通過3年左右時間,實現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廣泛建立。今年國家有關部門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各地也推廣建立體重管理支持性環境,推動全民體重管理意識的提升。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3.0%的受訪者認為加強全民體重管理能提高國民身體素質、提升個人健康水平。60.8%的受訪者期待推進健康食堂建設,減少高鹽、高糖、高脂食品,57.2%的受訪者希望社區、企事業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健身運動。
77.5%受訪者了解“體重管理年”相關政策倡導
90后章杰體重在200斤左右,近來他一直在加強運動?!拔抑饕菫榱藴p肥,控制體重。前幾年工作壓力比較大,現在節奏慢下來之后會更關注自己的健康,談戀愛后對自己的外形也更關注了?!?/p>
章杰減少了糖分攝入并堅持每晚戴護膝慢跑。“體重控制是我準備長期堅持的事情,也在不斷摸索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但我不會追求急速降低體重,那樣反彈的可能性大。”
80后王惠在懷孕期間查出妊娠期糖尿病,當時要求嚴格控制飲食,每天吃什么、吃了多少都要嚴格記錄,每天測血糖。從那之后她就非常關注自己的體重,“雖然生產之后我的血糖水平恢復了正常,但我母親有糖尿病,所以我更要注重體重管理,預防疾病”。
調查中,77.5%的受訪者了解“體重管理年”的相關政策倡導。日常生活中,47.9%的受訪者一直很注重體重管理,34.8%的受訪者是在相關政策出臺后開始加強體重管理,11.9%的受訪者在生病或妊娠期等特定時期偶爾關注體重,5.4%的受訪者從不管理體重。
“總體來說這兩年我周圍的人都比較重視體重管理。我們單位以前有幾個人體重較大,現在基本都減下來了?!?0后郭文文發現,身邊一些人上年紀后,普遍比較注重加強鍛煉,比如午休時出去散會兒步,鍛煉一個小時。
“體重過重或過輕都是不健康的,體重過大,‘三高’的風險也會增加?!敝袊嗣翊髮W體育部副教授李林說,控制體重非常有必要,現在很多人有頸肩腰腿痛的問題,體重過大是一個原因,這會使膝蓋、腰椎的負擔過重。
王惠認為,“體重管理年”活動是全社會范圍內的一次動員,同時為大家進行體重管理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方法。她注意到,《“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中還提出要關注兒童等群體,“現在‘小胖墩’比較多,我在養育孩子時就非常注重她的營養均衡,避免暴飲暴食,同時從小培養她良好的運動和飲食習慣”。
加強全民體重管理,73.0%的受訪者認為能夠提高國民身體素質,提升個人健康水平,62.7%的受訪者認為可以使部分特殊人群健康狀況得以改善,61.2%的受訪者認為有助于培養全民健康觀念,養成良好社會風氣,48.5%的受訪者覺得可以降低醫療系統負擔,節省公共資源,24.5%的受訪者認為有助于促進健康產業發展。
“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和體重有一定關系,將體重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惫奈恼f,體重在合理范圍內的人,儀態較好,會更自信一些,在著裝上可以有更多選擇,一些體重較大的人往往只能穿運動裝,無形中會加重其自卑感。
60.8%受訪者期待推進健康食堂建設,減少高鹽、高糖、高脂食品
李林認為,體重雖然不是衡量身體健康狀況的唯一指標,但能簡單直觀地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態,在公共場合放體重秤不僅容易普及,也很實用,可以提醒大家關注自己的體重。此外他表示,科學的宣傳指導也很重要,希望通過一些趣味性的文字介紹或圖片、短視頻,讓大家知道怎么有效地控制體重、怎么科學健身。
建設體重管理的社會支持環境,60.8%的受訪者期待推進健康食堂建設,減少高鹽、高糖、高脂食品,57.2%的受訪者希望社區、企事業單位開展多形式的健身運動,50.3%的受訪者建議家庭、公共場合、賓館等配備體重秤。
章杰近來出差時發現,很多酒店都配置了體重秤。“這對我這樣在減重期的人來說很實用,每天早晨稱一下體重,提醒自己出門在外也要注意體重管理。”
此外,49.9%的受訪者期待加強宣傳倡導,提升全民健康意識,44.3%的受訪者建議對中小學生、久坐上班人群重點干預,36.7%的受訪者建議發布權威食養指南,提供科學專業指導,30.9%的受訪者建議規范吃播內容健康標準,杜絕暴飲暴食等內容,20.2%的受訪者建議引導食品產業向有利于體重管理的方向研發產品。
郭文文期待更多激勵性措施?!拔矣X得企事業單位的工會可以在這件事上發力,鼓勵大家動起來,關注自身體重。比如鼓勵大家每天完成一定步數的運動并發放一些小禮品,堅持一個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個人養成運動習慣。學??梢越M織學生們跑早操或晚操,通過各種方式督促大家鍛煉?!?/p>
受訪者中,00后占10.3%,90后占45.5%,80后占33.9%,70后占8.3%,60后占1.8%,其他的占0.2%。在校學生占5.6%,企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占76.7%,靈活就業/自由職業者占16.7%,其他的占1.0%。
(梁子祺、覃纓淇對此文亦有貢獻,應受訪者要求,郭文文為化名)
王品芝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6月26日 04版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