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東二環高架橋下,一排排紅磚煙囪高聳而立,銹跡斑斑的鋼鐵管道纏繞著霓虹燈帶。這里曾是生產顯像管的國營紅光電子管廠,如今卻變身為潮流宇宙中心——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當蒸汽朋克風的工業遺存撞上元宇宙光影,當川劇變臉遇見虛擬偶像,這座由205畝老廠房改造的“賽博桃花源”,以“工業+潮流”的模式成為深受游客喜愛的消費場景。
工業廢墟長出“潮玩基因”
“這里連空氣都是‘潮范兒’!”00后攝影師小路舉著相機穿梭在管道迷宮里。鏡頭中,滑板少年從碗池躍起,漢服少女在蒸汽管道旁撫琴,數字美術館的裸眼3D恐龍正穿過人群。這座由成都東方正火文化傳媒操刀改造的產業園,通過造價3億元的“整容手術”讓老廠房煥發新生,其對園區展演場館、游客中心、公共配套設施等進行提質擴容和功能改造,對建筑立面、美陳裝置、氛圍導視等進行風貌改造和美化提升,還提高了業態品質、品牌影響力和運營管理水平。軟硬件的提升使園區成為了一個時尚文化地標,持續吸引著中外游客的目光。
大片工業廠房如何變身都市潮流街區?日客流量為何能超過10萬人次,游客平均駐留超過3小時?“工業+潮流”的化學反應讓東郊記憶更“出圈兒”。在東肆音樂廣場,青春女團的唱跳聲與隔壁川劇團的鑼鼓聲隔空對話;數字美術館里,紅點設計大獎作品與AI生成藝術同臺競技……圍繞潮流文化,園區舉辦了各類文化旅游活動,建立了東郊記憶商文旅體健特色消費打卡點。這里有數字美術館、非遺手作、碗池滑板公園、東肆音樂廣場等空間,還有漢服秀、青春女團表演、戲劇表演、特色餐飲、藝術畫廊、工業建筑光影秀、東區音樂超現場等活動,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時尚與藝術的氣息,成為知名的潮流消費打卡地。
此外,園區創新活化利用工業遺存載體,打造了時尚潮購、研學體驗、酒店宿集、美食餐飲、音樂演藝、會展博覽、文創設計、體育健身等20多種商旅文體健業態的消費場景。在這里,每個角落都蘊含著“網紅基因”,游客可以一站式體驗多種消費和服務,滿足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在東郊記憶,每天都在上演“造星神話”。園區擁有音樂現場“福館”、夢田LiveHouse等20余個音樂場館,引入了青春女團“CGT48”、獲“2023巴赫國際音樂大賽室內樂金獎”的圓周率室內樂團等10余個音樂團體,舉辦了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騰訊浪潮音樂大賞等上百場知名音樂活動,成為成都音樂消費的活力引擎。
“我們連保安都會玩行為藝術。”園區相關負責人的目光投向正在扮演“蒸汽朋克守門人”的保安笑著說道。這種全員參與的創作氛圍,吸引了大量原創藝術家,催生了火車頭市集、東郊藝術節、OPEN CALL公共藝術計劃、發現喜劇周等超級IP,豐富了園區的公共文化消費場景,同時,園區還引入了紅點設計概念大獎獲獎作品首展、浪美術館數字藝術展等各種創新形式的展覽,為各類原創作品提供了廣闊的展示平臺,展現了原創作品的獨特魅力。2024年,園區舉辦的原創音樂演藝、會展博覽、文化旅游等活動超2000場次,吸引超800萬人次。
在鋼鐵森林里造出“不眠城”
當暮色浸染紅磚煙囪,東郊記憶的“夜態”才剛剛蘇醒。光影秀在20米高的蒸汽管道上流淌,數字展覽在集裝箱里閃爍,音樂酒吧的電子音浪與火鍋的熱氣蒸騰交織。園區打造了“城市夜間消費聚集場景樣板”,構建了成都最完整的“夜經濟”生態:夜市有火車頭市集的文創手作,夜游有AR尋寶游戲,夜食有蒸汽朋克主題火鍋,夜展有全息投影藝術展,夜秀有沉浸式戲劇,夜動有街頭籃球賽,夜節有電音派對——七大“夜態”讓游客從黃昏嗨到黎明,還可以住在園區工業風特色酒店里實現全方位體驗。
與此同時,通過音、展、演、造、味五大“創我”業態,園區孵化了大量優質內容,提煉了“創我時尚”的品牌價值理念,聚集了大量品牌和優質的品牌“主理人”。此外,園區強化數字化賦能,打造了一批智慧化、沉浸式服務消費新產品。通過AR/VR、裸眼3D等先進數字化技術應用,園區打造了工業賽博朋克光影街、數字美術館、科幻展、VR藝術展和特色藝術劇場等13個智慧旅游沉浸式消費新空間。2024年,沉浸式體驗為園區吸引了超過400萬游客打卡。
數據顯示,自創新消費場景提檔升級實施以來,東郊記憶的經營業績實現了跨越式增長。2024年,園區接待國內外游客超過1700萬人次,同比增長88.61%;全年營收超過30億元,較改造前增長378%。消費黏性顯著增強,人均消費額較改造前增長176%。在產業鏈帶動方面,園區已吸引了300多家企業入駐,涵蓋時尚設計、音樂演藝、數字文創等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新引擎與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我們不僅是產業園,更是城市公共藝術空間。”園區相關負責人望著中庭里此起彼伏的閃光燈說。在這里,工業遺產與數字藝術共生,傳統文化與潮流文化共舞,本地居民與全球游客共享。
當夜幕降臨,東郊記憶的霓虹與339電視塔的燈光遙相呼應。在這座在工業遺址上生長的潮流宇宙,每一次消費都是探索,每一場相遇都是奇遇,每一塊紅磚都展現著工業風與科技感的融合。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