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鳴盛夏,萬物繁茂。夏至后,氣溫直線上升,伴隨著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到來,近日許多醫院的冬病夏治門診已開啟搶號預約模式。
冬病夏治,顧名思義,是對一些冬季易發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天進行治療。
“中醫素有‘天人合一’的說法,即人的陽氣與自然界的陽氣息息相關。此時通過相應的中醫外治法,借助伏天的熱祛除體內寒邪,在減輕病癥的同時可增加機體抗病能力。”浙江省名中醫柴秀娟主任中醫師介紹。
潮新聞·錢江晚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雖說頭伏未至,但不少省市級醫院已為今年冬病夏治做足了準備,有的特意擴建場地,有的開辟了夜門診,有的則結合當下季節特點對常見病進行更細致的分型,針對性查漏補缺。
“以往中老年人是冬病夏治的主力軍,但這幾年來,年輕人占比越來越高。”多位相關領域醫生對此深有體會,他們反復強調的是:由于每個人體質不同,養生切勿盲目跟風。
年輕人迷上冬病夏治
各種選擇越來越多
浙江省中醫院已于近期啟動推拿診療中心,增加了40多張床位,努力減緩就診壓力。昨天下午四點,記者前往推拿診療中心,發現總共60多張床位已基本滿了,大部分是40歲以下患者,有坐著“吊脖子”的,有趴著做理療的,還有正在做穴位貼敷的。
“最近一天比一天忙!”浙江省中醫院推拿科主任杜紅根介紹,“目前科室的日門診量至少400人,要等到冬病夏治正式開啟,估計將達到600人。”
現代年輕人工作壓力大,長時間久坐也會影響陽氣生發,繼而導致肩頸僵硬、腰酸腹脹,這在中醫里屬于筋骨傷病的范疇。杜紅根說,作為冬病夏治的外治法之一,推拿能舒筋通絡,調節臟腑功能,群眾接受度也高。
白天上班,下班帶娃,周末又會被各種瑣事占據,如何在碎片化的時間里調理身體?
“其實很多人所表述的身體不適并未發展為器質性疾病,只是心里的一團火無法疏泄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徐方忠表示,夏為火,心屬火主神明,有的人會出現莫名心煩等“情緒中暑”表現,而多思多慮耗傷脾氣,所以在冬病夏治方面也應“多管齊下”。
本月起,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特別增設“中醫養生夜門診”,設有針灸科門診、心理咨詢門診、中醫外治門診,給工作繁忙的夜歸人提供一個身心放松之所。此外,醫院還將于今天上午在翠苑院區舉行大型“冬病夏治”聯合義診活動,有需求者可去看看。
今年梅雨季較長
有這些情況要重視
“從近幾年同期的氣溫變化趨勢來看,今年夏至前后的氣候有點特殊,至今還未迎來高溫天氣,但入梅較早,這種悶熱日子會持續較長時間。”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新華醫院)副院長、呼吸內科專家董雷主任醫師提醒,若在使用空調后出現咳嗽遷延不愈的情況,得引起重視。
不光是成人,身體更脆弱敏感的孩子們在此期間也不好受。
這幾天,杭州市兒童醫院副院長、兒童生長發育中醫專家桑杲教授就接連接診了好幾例腺樣體肥大的患兒,其癥狀各種各樣,有睡覺打鼾震天響,有反復鼻炎的,還有一覺醒來耳朵突然聽不見的。
“這些不起眼的癥狀很容易對孩子未來生長發育造成影響。”桑杲提到,中醫認為,腺樣體肥大與孩子先天稟賦不足及寒濕阻滯等因素有關,嚴重者會影響身高,可通過冬病夏治進行針對性調理。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夏天,孩子們吃冷飲的頻率高,但對于那些本就腎氣不足的娃而言,吃太多冷飲會導致寒凝氣滯,同樣也會影響身高,家長需引起重視。
(審核: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