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出行大數據公布 北京市民上班路“最長最耗時” 但并非“最堵城市”
西二環成“北京年度擁堵路段”
昨天,中國智能出行論壇公布了全國出行大數據。北京以平均19.2公里的通勤距離和平均52分鐘的通勤時間成為“上班最耗時城市”。在早晚高峰通勤時間是通暢條件的1.7倍。擁堵區域中,西二環為北京最擁堵的路段。
西二環成為北京最擁堵路段
《中國智能出行2015大數據報告》由滴滴出行、無界傳媒聯合發布,《報告》分析了全國重點城市的出行數據,其中僅在北京,通勤平均距離為19.2公里,平均時間為52分鐘。北京成為“上班路最長最耗時”的城市。
據介紹,雖然北京城市上班族每天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但“首堵”這一封號并未花落北京。報告中“高峰擁堵延時指數”(自由流車速/早晚高峰平均車速)顯示,重慶憑借1.82的高峰擁堵延時指數成為最堵城市,青島、廣州分別位列二、三名,北京排名第四。具體而言,北京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為1.7,這也意味著在早晚高峰時,北京單位里程通行時間是通暢條件下的1.7倍。這與本市交通部門發布2015年全年處于輕度擁堵的狀態基本符合。
在具體路段上,城區擁堵情況更加嚴重。其中,西二環路段還成為“年度最擁堵路段排名Top10”中的第四位,北京各路段中的第一位。
復興門工體等地最難打車
據發布方介紹,《報告》還針對打車軟件平臺中年累計訂單量大于100萬的城市統計了“最難打車城市排名”。榜單顯示,“首堵”重慶打車也最困難,廈門緊隨其次,上海排名第三。北京排名第十,打車難度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打車軟件平臺大數據同時顯示,北京最難打車時間段為每天一清早的5:10-5:20,成功率僅50.7%;最易打車時間段為每天早高峰后的10:10-10:20,打車成功率可達90%。秀水街附近、工人體育館附近、復興門等地成為北京最難打車地點。
順風車降低汽車空駛率
據打車軟件后臺數據顯示,僅快車拼車和順風車兩個產品,每日就能為城市減少114.3萬輛次車出行。每天減少的這114.3萬輛次車出行,相當于北京每天減少2.1%的私家車出行量,一年能節省5.1億升汽油,減少1355萬噸碳排放,相當于多種11.3億棵樹的生態補償量。
《報告》還提到,通過大數據的高效匹配,智能出行能夠在提升打車成功率的同時明顯降低汽車空駛率。以北京為例,滴滴出行平臺上汽車空駛率僅為11%,遠低于出租車31%的空駛率。如果北京地區全部出租車能達到該空駛率,則相當于每天能多運送39萬人次乘客,這樣一年能節省1.17億升汽油,即一年減少317萬噸碳排放。
文/本報記者 劉珜 供圖/東方IC
百公里慢行系統
已經完成改造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交通委路政局獲悉,去年北京一共完成34條道路百公里慢行系統改造。在改造中,同步拓寬自行車道,改善自行車的騎行條件。
據市交通委路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全年完成道路橋梁大中修工程149項共200多萬平方米,整治改造101公里步行自行車系統,治理城市檢查井2.5萬余座,設施安全監管成果顯著,道路塌陷突發事件較上一年降低77%。
全年對34條道路進行慢行系統治理,共完成拓寬和新建人行步道4856平方米,拓寬自行車道1642平方米,清除挪移步道通行障礙物182處,挪移影響通行電閘箱26座,挪移影響通行樹木21棵,增設5500米機非護欄,挪移新建公交港灣3座,增設彩色自行車專用通行帶12919平方米,實現了101公里慢行系統治理目標。
此外,在設施管養過程中,近100人的城市道路監督巡查隊伍出動巡查監督人員17228人次,監督巡查機動車14870車次,巡查里程約52萬公里。嚴肅處理私占私掘事件438起,規范監管占掘路項目施工519項。去年一共處理橋梁被撞等道路突發事件253起,確保道路通行安全。
文/本報記者 劉珜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