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為“應對糖尿病”。世界衛生組織呼吁國際社會采取行動遏制糖尿病患者人數的增加。
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共有糖尿病患者4.22億人,約占全球人口的8.5%,而1980年這一數字僅為1.08億,約占全球人口的4.7%。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生活在發展中國家。
世衛統計,中國2型糖尿病發病率在過去數十年中呈“爆炸式”增長,1980年只有不到5%的中國男性患有糖尿病,而目前這一比例超過了10%。統計顯示,在中國全部成年人口中,已有近10%糖尿病患者。
世界衛生組織6日首次發布全球糖尿病報告,顯示全球糖尿病成年人患者近40年內增加了3倍,其中多數生活在發展中國家。
警告 第七大致死病因
根據這份報告,全球18歲以上人群中,1980年糖尿病患者為1.08億人,2014年增加至4.22億人,占全球總人口的8.5%。
2012年,糖尿病直接導致150萬人死亡。另外,與高血糖相關的心血管和其他疾病致死人數達到220萬。世衛組織預測,至2030年,糖尿病將成為第七大致死病因。
報告說,沒有任何國家糖尿病患者比例有實質性降低,患者比例在中等和低收入國家中上升更為迅速。在世衛組織劃分的西太平洋地區,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估計達到1.31億;東南亞地區其次,為9600萬。上述兩個地區糖尿病人群比例分別占8.4%和8.6%。東地中海地區糖尿病人群占比最高,達到13.7%;西北歐地區比例最低,其中女性低于4%,男性大約5%。
歐洲地區糖尿病患者為6400萬人,比例為7.3%;美洲地區為6200萬人,比例為8.3%。
報告還警告,糖尿病嚴重影響社會經濟,全球用于應對糖尿病的年成本超過8270億美元;至2030年,預計全球經濟將因糖尿病損失高達1.7萬億美元,其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占大約一半。
肥胖 是最危險因素
糖尿病有三種主要形式,即I型、II型和妊娠期糖尿病。I型糖尿病病因不明,患者需要每日注射胰島素維持生命。全球多數糖尿病患者為II型,主要致病因素為體重超重和活動不足。世衛組織說,II型糖尿病先前只在成年人中出現,而現在越來越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人群。
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說,遏制糖尿病蔓延趨勢需要反思生活方式,應注意“吃得健康、積極運動以避免超重”。
報告說,肥胖是導致II型糖尿病的“最危險因素”,而控制肥胖的努力“迄今不成功”。2014年,全球成年人中,體重超重者超過三分之一;肥胖人群比例超過十分之一。世衛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需要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報告同時指出,值得警惕的是,青少年普遍運動不足。需要大力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特別是在關鍵行為方式養成的人生早期階段,這是降低患肥胖和糖尿病風險的“至關重要的窗口期”。
同步播報
減少糖尿病患者
專家呼吁設“糖稅”
澳大利亞一名糖尿病專家7日呼吁,澳大利亞應該仿效英國,實施“糖稅”,遏制糖尿病人數的躥升。
史蒂芬·科拉朱里教授是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糖尿病報告》撰寫者中唯一一名澳大利亞人。世界衛生組織在4月7日“世界衛生日”前一天公布了這份報告,報告說,目前全球有4.22億人患有糖尿病。自1980年以來,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翻了約兩番。
科拉朱里說,澳大利亞是甜品消費情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導致澳大利亞糖尿病人數激增。澳大利亞在超重人群、肥胖方面也世界排名靠前,這兩種情況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英國內閣上月宣布兩年內開征“糖稅”打擊肥胖,新稅將給每升含糖飲料分攤18便士(約合1.65元人民幣)或24便士(約合2.19元人民幣)稅款,收入用于鼓勵兒童加強運動。科拉朱里認為,澳大利亞政府可以效仿。
科拉朱里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政府采取干預行動能夠有效地向民眾傳達這樣的信息,即攝入過多糖分有害健康。
他表示,僅僅“糖稅”本身無法解決問題,但是任何有效的解決方案無不包括立法層面的行動,指望人們自覺改正生活習慣并不可行。無論禁煙,還是道路安全,都需要營造一種氛圍,幫助人們改變習慣。
本組稿件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