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市魯迅兒童公園北門拍攝的一座公共衛生間的外景。有無線網絡,能繳煤電費,帶空調……這樣具有現代化元素的公共衛生間出現在遼寧沈陽的街頭。 新華社記者 楊 青攝
如今,干凈、舒適地“如廁”已經成為市民的普遍需求。記者近日在沈陽市和平區小河沿路看到,一座座新建或新改造的公廁,外觀整潔大方,內部設施齊全,成為與帶狀公園和諧的一道風景。青年大街沿線的商場內公廁設置了母嬰區和殘疾人專用廁,還免費提供廁紙、一次性紙墊和烘干機。
“如廁非小事”,沈陽市把公廁建設作為展示城市對外形象、體現城市服務功能的主要窗口,并把廁所的品質化、標準化作為提升和改造公廁的主攻目標。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建設565座公廁,基本實現了景區、城區、鎮區、交通沿線全覆蓋,臟亂差的旱廁全部退出城區。為了讓群眾更方便地就近解決內急,沈陽出臺政策鼓勵沿街單位對外開放廁所。很多商鋪主動掛出了提供方便的牌子。
沈陽市是遼寧省推進“廁所革命”的示范城市。今年8月,遼寧省出臺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通過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開放一批,基本實現“數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規范、文明如廁”的目標。全省城鎮3年要新建改造廁所7028座、新增內廁開放5092座、新建改建旅游廁所2764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目前,沈陽已提前超額完成城市公廁建設改造年度任務。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