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佟
城市群是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產物,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對我省來講,加快城市群發展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必然要求。從國際經驗看,推進城市群發展,關鍵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一是明確城市功能定位與產業分工協作。工業化與產業支撐是城市群形成與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但如果沒有明確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科學的產業分工協作,就會造成重復布局、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導致城市間的內耗與惡性競爭。產業分工,指在整個城市群內部,中心城市與外圍城市圍繞產業結構鏈條,形成明確清晰的分工,共同構建相互依托、密切相關的配套產業體系。需要指出的是,城市群中的單個城市不一定要追求產業鏈條的完整與完備,只需按照其自身特長和優勢來發展產業鏈條中的具體環節。例如,中心城市擁有豐富的人才、資金資源,就著力于產業鏈的研發、設計等高端環節,外圍城市利用其土地資源豐富廉價、人力成本低等優勢,著力于產業鏈的中端或低端環節,最終形成城市之間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局面。我省要切實按照中央要求,在城市功能定位、產業分工合作等方面,從實際出發科學制定城市群發展規劃。
二是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城市群要成為有機的統一體,必須保證城市間的合作能夠便捷有效地進行,而完備、配套的基礎設施對城市群的產業結構、資源配置具有舉足輕重的引導或制約作用。一個城市群的競爭力大小、要素生產率高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取決于基礎設施網絡體系的完備、高效與否。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城市群之間人口、資金、技術、信息等要素暢通無阻流動的重要保障。以東京城市群的公共交通設施為例,主要有JR線(即城市電氣鐵路或新干線)、地鐵、輕軌等,還包括高架電車、單軌電車等。交通設施的發達與便捷,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也拉近了人們的距離感,為城市間的合作與融合提供了基礎和條件。隨著新型技術革命的推進,基礎設施的內涵在不斷拓展,正從傳統意義上的交通、能源、通信、供電等基礎設施發展到以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型技術手段為支持的信息網絡體系,隨著這些新型技術和設施的普及和應用,未來城市群基礎設施的功能性和重要性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是切實加強生態保護。在城市群發展過程中,區域的環境污染往往難以得到有效的治理,生態環境在局部也不易得到很好的保護,特別是由于工業化進程加快,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事件層出不窮。因此,在城市群形成與建設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生態保護,保留足夠的生態空間、綠地空間,這既是保證城市宜居、宜業的需要,也是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的需要。比如,在城市群發展過程中建設森林公園、生態廊道、生態節點等。這些生態空間必須劃清邊界,明確數量,明確保護的資金來源,保證足夠的人力財力去管理維護。此外,還要大力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運營模式,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