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長現場回應居民停車難
區長王少峰透露將通過功能疏解、棚戶區改造和產業疏解來減少人口
揚帆“十三五”
西城區區長王少峰表示,西城區力爭在2020年將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10.7萬人以內,實現綠化覆蓋率達到31%,全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7%,全面完成簡易樓騰退,養老照料中心和老年餐桌覆蓋率達到100%,全區人均預期壽命將達到84.5歲。
本報訊(記者 李夢婷)“小區里一直沒有路燈,什么時候能解決?”“能增加家庭醫生上門服務次數嗎?”……西城區區長王少峰日前來到西城區文化中心,與來自新街口街道的居民、社區專職工作者等30余人面對面,近距離解讀西城區“十三五”規劃,現場解答百姓關切的問題。“老百姓的生活幸福度是我們最為關注的,現場也來了十幾個委辦局的領導,我們一起為大伙解決問題。”王少峰說道。
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10.7萬內
王少峰介紹,西城將通過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力爭在2020年將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10.7萬人以內。
為何將人口規模定在110.7萬人以內?王少峰解釋,這個數字是結合地區的水、房、路、車等人口資源環境算出的。“我們的常住人口量是逐年下降的,從2014年開始負增長,在2015年底是129.8萬人口,每平方公里人口大約是2.6萬人,這是全市最高的。”王少峰說,人口過多讓居民覺得交通擁堵、城市綠地少以及生活不便,而人口控制到110.7萬人后,西城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會控制在2.2萬人左右,這會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小20萬的人怎么疏解?”王少峰介紹,西城區不是簡單地讓人走,而是通過功能疏解、棚戶區改造、產業疏解來減少人口。王少峰舉例說:“我們會對區域內的棚戶區進行改造,比如白紙坊改造項目,40%的居民愿意搬到新城區居住,這也會減少人口。”
兩所小學將成三十五中附小實現直升
關于棚戶區改造問題,王少峰介紹,西城會在2020年全面完成簡易樓騰退工作。“考慮到人口調控、歷史名城保護要求,以及征收方式手續多、周期長的問題,我們將騰退方式作為文保區、老危改、簡易樓、城中村邊角地的主要實施方式,并向登記式疏解逐漸傾斜。”此外,新街口目前正在實施的棚戶區改造項目有白塔寺疏解項目及桃園C地塊兩個項目,還會啟動涉及814戶的西四北舊城保護示范區項目。
王少峰透露,西城計劃在2018年至2020年投資9000萬元對新街口北片、中片、南片,共計2.82平方公里面積進行區域提升,計劃拆除違法建設1180處。“我們還會完成5至6個老舊小區整治,對12條胡同進行綜合整治,完成地區50個低洼院改造,為老舊小區安裝信報箱。”此外在教育方面, 三十五中初中2016年向新街口學區再增加2個班的招生計劃,四根柏小學和中華路小學成為三十五中附小,實現小學直升初中。
區長為新街口街道居民現場釋疑
王少峰介紹完西城“十三五”規劃的整體情況后,留出半個小時時間回答新街口居民的生活問題,有幾個委辦局的相關負責人現場“承諾”為居民解決問題。
“我們家小區的路燈一直都不亮,老人小孩晚上出行挺不方便也不安全的,希望區長幫我們解決下。”一位女居民現場提問。王少峰聽完說:“我們當場就為你解決!”隨后,相關委辦局負責人回應問題,提出能由政府代為支出路燈維修費用,后期再采用相關財政機制收回這筆費用,先為居民快速解決生活問題。
停車難是北京不少居民的生活難題,家住新街口的秦大姐說:“我家孩子每次回家吃飯都不安心,院里總找不到停車的地方,停在別的地方又怕被貼條,吃飯時總要望望車有沒有被貼條,我看著都難受。”另外,秦大姐還希望小區的物業管理能增加點人力、物力,改善下小區環境。
區長王少峰點名負責房屋管理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回答這個問題。這位負責人回應說:“我們會加大對您這個老舊小區的整治力度,也會對物業公司進行精細化管理,希望居民多和我們互動,我們一起提升小區環境。”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