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西城區下定決心要基本完成動批疏解工作,明年將打好以動批為代表的區域性批發市場和專業市場疏解的“收官之戰”,全面完成動批疏解。
動批疏解明年“收官”
西城區委書記盧映川日前表示,為保障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該區大力實施市場準入機制改革,自2014年出臺新增產業禁限目錄以來,共限制禁限目錄內行業注冊申請3268次,凍結動批等市場主體的變更登記申請,實現有形市場、市場內商戶兩年來零增長,進一步優化了區域產業結構和經營業態。
西城區委常委、副區長孫碩表示,今年底西城區要基本完成動批疏解工作,疏解工作存在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目前已經初見成效。“現在的動批人流和車流已經明顯下降”,孫碩透露,去年此時動批地區每天人流量達6萬到7萬,人多時可達8萬,而目前每天人流量已經降低到1萬以下,批發業態已經大幅降低,商戶及市場方對于離開動批區域也基本形成共識。明年,西城區將打好以動批為代表的區域性批發市場和專業市場疏解的“收官之戰”。
歷史街區實現自愿騰退
由于歷史原因,西城區部分文物現在已經變成大雜院,居住著眾多居民,也有部分文物由于不合理使用,造成一些安全隱患。對此,盧映川表示,“十三五”期間,西城區將力爭實現一批重大文物的騰退亮相,對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的會館、名人故居全部實現騰退保護,做到應保盡保。
西城區委常委、副區長王旭介紹,為提升城市品質,西城區將主要從多方面入手,做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首先是將做好文物的騰退工作,實現對被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的會館和名人故居的全部騰退、修繕與合理使用。
據了解,西城區目前已經開展包括楊梅竹斜街、白塔寺、天橋北部平房區、什剎海地區等6片歷史文化街區和風貌協調區的自愿騰退項目。王旭透露,西城區計劃在未來兩年繼續推出3片歷史文化街區的自愿騰退,在“十三五”期間,將實現歷史文化街區自愿騰退全覆蓋。
此外,西城區還將對歷史文化名城總體街區進行一系列深入設計、保護及有序更新,沿中軸線、阜景街兩條重要文脈推動片區文保總體提升,做好文物騰退、基礎設施完善、房屋質量及公共服務提升等工作。
年底10條道路竣工通車
在市場監管、城市綠化等方面,近年來西城區也取得了一定成果。3年來,西城區共消減“七小”門店3071戶。其中,去年實現全區1451戶無證無照“七小”全部清零。同時,利用城市空間整治,三年內共新增濱水綠道和城市街心微公園16個共計14.75萬平方米、街區特色博物館5個、書香驛站23個。
為了解決交通擁堵,今年西城區開工建設28條道路,年底爭取完成10條道路竣工通車,同時加強對交通的慢行系統、停車泊位建設。在綠色出行方面,將大力推進公租自行車,爭取下一年度擴大投入量與覆蓋面。(記者左穎)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