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沈陽市頒布《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提出擴大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構建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體育產業和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體育消費總規模將達1.5萬億元,全民健身成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拉動內需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動力源。
擁有3片標準5人制足球場、1片籃球場的沈陽市開明體育館,不久前剛剛承辦了沈陽市首屆“開明杯”少兒足球對抗賽。嶄新、寬敞且沒有風吹日曬,體育館的比賽條件令孩子及家長贊不絕口。
據賽事主辦者、沈陽蘊哲文化傳播運營中心總經理李夢竹介紹,位于沈陽市沈河區的開明體育館原來是一座閑置的冷庫,經過改造,里面鋪上了人造草皮,還搭起了籃球架。
值得一提的是,開明體育館內還裝有取暖和制冷設施,一年四季都能讓體育愛好者舒舒服服地運動。體育館極大地緩解了周邊地區沒有大型運動場館的窘迫現狀,同時也有利于冬季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
將閑置冷庫改造成室內體育館,此舉看似簡單,但卻極 具現實意義。21日,沈陽市頒布《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加強群眾體育設施建設,鼓勵利用公共綠地、郊野公園、沿河堤壩灘地、老礦區及城市空置場所建設體育設施,支持改造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用于體育健身。
“體育場館等體育設施建設,不僅能推動全民健身,豐富百姓業余文化生活,還能促進體育消費,拉動體育產業發展。”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院長王新坤向記者表示,沈陽市將閑置場所改建為體育場館的想法與做法非常好,必將帶動沈陽體育產業蓬勃發展。
新近組建的沈陽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政府鼓勵社會資本將閑置場所改建為體育場館,同時將在商業開發、土地、稅收及水、電、氣、熱的價格等方面給予財稅政策支持。
事實上,將閑置冷庫改建為開明體育館,已經讓投資者嘗到了甜頭。李夢竹告訴記者:“因為場地原來是閑置冷庫,所以租金不貴,將冷庫改建為體育館,我們投資近百萬元。按目前的運營情況估算,只要兩年我們就能收回成本。”
將閑置場所改建為體育場館,以此加強群眾體育設施建設,同時拉動體育產業發展,沈陽市在“十三五”期間已經有了清晰的規劃——每個街道建成1個籠式足球場地、1個籃球場地、1個乒乓球場地,沈陽市要實實在在地打造10分鐘健身圈。
對于沈陽市在街道、社區打造10分鐘健身圈的做法,王新坤極為贊同:“只有體育成為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說體育產業真正形成了規模,因為體育產業的基礎在于,把體育引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挖掘民眾在生理上、心理上對體育的訴求。”
萬億體育產業蛋糕怎么吃到嘴?將空置、閑置的場地及場所改建為體育場館,以此加強體育設施建設,打造10分鐘健身圈……沈陽市這種從小入手、搭建基礎的吃法實際而又實用。
(責任編輯 :韓璐)